来源:东莞seo优化 | 2013-5-8 浏览:5148
当广州已经渐入初夏,担保业却仍未从冬眠中醒来。经广东省金融办批复,包括兆盈、盛融、银发在内的广州首批三家担保公司正式退出了融资担保职业。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“紧箍咒”,让担保业在曩昔的两年显得有些摇摇欲坠。“担保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,也有着广阔的开展前景,如果有政府的鼓励政策加把火,融资担保业将大有作为”,广东省信誉担保协会履行会长、广东银达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聪(见右上图)日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坦言,在“华创事件”后,担保业面临太多负面消息,业界急需“正能量”。
现状
有事务的担保公司仅剩两成
“有传闻说市内的九成担保公司被银行断粮,这个略有夸张,可是反映了广州担保业的现状,市内当前有事务的担保公司仅剩两三成。”广东省信誉担保协会履行会长、广东银达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聪说起职业的现状,略为忧心。
据了解,在2011年银监对担保职业进行清理前,广东地区(除深圳外)的担保公司有1000多家。当前,广州市内的担保企业为99家,有担保事务的在20家左右。而另据一位业界人士泄漏,当前还能够拿到银行授信、开展新增事务的不超过6家。
“担保公司的停业或者退出,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,中小企业经营困难,担保公司本身的盈余空间狭小,抵御危险的能力有待加强”,李思聪以为,广东担保业的90%-95%都是民营资本,没有国有资本引导,缺乏风向标和主心骨,造成职业的开展很脆弱。
一位业界人士向记者表明,近5年来,在追加资本金、税收方面都没有新的政策扶持,相反是2010年,七部委联合发布《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》给融资担保公司套上了“紧箍咒”,让担保业在曩昔的两年里摇摇欲坠。
未来
担保业前景广阔 需政策给力
据了解,“华创事件”后,广州市金融办对市内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清查,并对市内8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出了危险警示函 。
“华创事件后,担保业充斥着大量负面报道,整个职业需要正能量”,李思聪以为,有担保公司的退出并不会影响担保业的业态,更不能因而否定担保的作用,担保业技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能保证信贷增加。中小企业经过担保的融资成本基本上控制在10%以内, 这与小贷公司和无抵押贷款相比更具竞争力。
李思聪以为,未来担保业经历了洗牌,会显示出强者越强的状态,“经营杰出、管理规范、资本金足够、危险准备较好的担保企业在这一轮的大浪淘沙中方显英雄本色”。
据了解,作为广州职业龙头的银达担保一季度的事务平稳增加。李思聪本人作为广东省信誉担保协会履行会长则呼吁,希望政府全面客观地看待担保业,这个职业10年来为广东提供近万亿元的融资担保,其经济杠杆作用是可观的,借着广东金融强省的东风出台好的鼓励政策,“政府给点力,这个职业将会大有作为”。